站点图标 Wordvice Blog

组织行为学微观视角下的高校有组织科研——被遗忘的珍珠

高校有组织科研是我国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部于2022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教育部指出,有组织科研就是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把过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作坊式个体化科研理念转变为“国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因此,有组织科研主要不是指科研项目管理效能提升的问题,而主要是指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在课题选题上需要聚焦重点方向,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美国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我国的“两弹一星”工程都是国家有组织科研的范例。

如何实现服务于国家需求的高校有组织科研,很多学者从加强科研管理政策和控制经费申请指南等宏观视角提出了建议。但是,很少有人从组织行为学的微观视角剖析高校无组织科研行为的根源及纠正措施。本文提出,科研项目申请制度的缺陷是造成高校无组织科研行为的根本原因,而改革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体系中的科研经费评价制度是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关键。

每个国家的科研主力军均包括三部分:企业、科研院所及国家实验室、高校。在企业和科研院所中开展的科研都是有组织的,因为那里的员工都是领受上级派发的定向科研任务,不需要自己去申请科研经费。这样的单位也产生了大量院士。这里说的企业有组织科研讲的是至少在一个企业内部的1000名科研人员是拧成一股绳向着一个方向努力的。至于说在一个行业内是否1000家企业都在向同一个方向努力,那是有组织科研在国家和行业层面上进行协调的问题。反观高校,由于其自由探索性质,非常容易引发无组织科研,即单打独斗、每人各干各的。而且,不合理的岗位考核机制会恶化高校的无组织科研。

美国的企业研发力量雄厚,因此能够承受高校开展自由探索科研所带来的某种“浪费式”代价,实现在有组织科研与无组织科研之间的良好平衡,导致整个国家在整体上还是处于以企业为主导的有组织科研状态。但是,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我国企业的研发力量在总体上一直比较薄弱,而在三千多所高校中却汇集了大量科研人员,造成我国有组织科研与无组织科研之间的严重失衡,即无组织科研活动相对过多,导致国家在整体上具有陷入无组织科研状态的危险。而且,从国家利益上讲,比起美国,我国也更加无法承受大量高校教师每天在科研上做“无用功”。然而,提升企业的有组织科研力量需要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将我国庞大的高校科研资源从无组织科研迅速扭转成有组织科研,能够成为一个针对特殊国情的先进措施,在全球来看也是一种新的实践。

教育部《意见》指出,为了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更高的质量和更大的贡献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具体包括以下九条重点举措。第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第二,加快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重大突破。第三,加快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第四,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第五,提升区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第六,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第七,推进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培育高质量创新人才。第八,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第九,推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意见》强调,高校要提出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和国有企业、科技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投入。

高校教师有三个岗位职责,即教学、服务于国家政府的科研(纵向项目)、服务于社会企业的科研(横向项目)。高校教师的岗位考核标准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员工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高校教师目前被要求自行申请获取科研经费,而且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的档次和数量是科研业绩考核硬指标。相比之下,科研院所和企业员工则无需自行申请获取科研经费,其考核标准只是在享受工资和上级拨发的科研经费情况下的工作成绩。实际上,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高校教师并没有被要求自行申请获取科研经费,其考核标准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员工相同。

高校教师所处的组织结构也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员工不同。在改革开放之前,高校教师受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领导,完成撰写教材、发表论著等考核性任务。由于当时没有自行申请科研经费的要求,高校教师那时遵从上级领导分配下来的科研任务,导致有组织科研能够在命令式组织结构中顺利开展。同样地,科研院所和企业员工也是在命令式组织结构内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科研任务,无需操心经费来源,因此也能够有效开展有组织科研。

命令式组织结构的特征是“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下级的表现不令上级满意,可以被开除。命令式组织结构的衍生结构是矩阵式结构,即在专业技术职能建设方面下级汇报给职能部门主管(称为主考核线或实线考核路径),而在应用技能于项目方面则汇报给项目主管(称为副考核线或虚线考核路径)。矩阵式组织结构目前被广泛用于承担多个项目而需要共享专业技术职能资源的科研院所和企业。高校目前实行的科研项目考核制不是矩阵式组织结构,因为项目不是上级拨款制,而且同一个系里的100个教师参加的是100个不同的项目,不是同一个项目。

改革开放之后,高校教师被要求自行申请获取科研经费,而且岗位考核标准只看经费档次和数量,不看科研方向和内容,导致过去由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把关科研方向的考核制度变成了今天的科研方向无人看管的自由探索考核制度,从而造成高校无组织科研的严重局面。

众所周知,科研经费的申请难度远大于期刊论文的发表难度。如果说期刊的拒稿率是50%(即投稿后有一半胜算),那么纵向科研项目标书申请的拒绝率恐怕高达90%(即只有十分之一的胜算)。如此高的拒绝率,逼迫高校教师思考是否值得将自己每天的主要精力花费在经费申请的陪跑上,以及申请什么项目才能弄到钱。科研项目申请中的高拒绝率,以及高校对被拒绝标书所含工作量在岗位考核时的不认可,是造成高校无组织科研的重要原因之一。

谈高校的有组织科研,必须先查看教师每天都在忙碌什么。从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的微观层面分析,以下是一个高校教师在其每星期40小时工作时间中的典型任务分配:8小时教学,8小时指导研究生,8小时准备经费申请,8小时做研究,8小时写论文。对于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讲,这后四个部分的32小时的研究方向其实是捆绑在一起的,因为申请经费必须有已经发表的论文作为研究基础。这就造成经费申请实际上已经演变为高校教师几乎所有日常工作(包括论文选题和撰写)的指挥棒。然而,科研经费申请的成功率是高度不确定的。通常只是为了增加申请成功率,而不是为了国家重大需求,高校教师被迫在纵向经费面上项目的自由选题上挖空心思,产生出五花八门的科研方向无组织状态。而且,纵向科研项目评审结果的不合理,也造成自由选题科研呈现出“满盘珍珠却串不起一条项链”的尴尬。另外,由于横向企业项目通常比纵向的带有自由性质的面上项目或带有指南性质的重点项目更加容易申请,高校教师通常倾向于将主要时间投入到更有把握拿到经费的横向项目申请中。这也加剧了在科研方向上只照顾企业的小家利益而偏离国家重大需求的严重问题。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常均来自纵向项目或带有国家意志的横向项目。因此,如果要实施有组织科研,就必须首先将高校教师从投入80%的工作时间而申请经费却不中标的巨大恐惧和浪费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自愿加入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研究方向。

从经费申请恐惧症中解放高校教师的办法有以下两个。第一个办法是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将所有科研项目经费像拨发给科研院所和大型国企那样按照单位资质拨发给每个高校,彻底免除高校教师个人申请经费的任务,使其回到命令式组织结构中工作。这个办法确实能够实现举国体制中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依靠上级的行政命令选定科研方向和课题,而且也能通过项目管理授权或组建团队甚至组建新单位等方式实现高效率的项目运行管理(包括人员纪律管理、设备共享管理、成果质量管理)。但是,这个办法可能会扼杀自由探索的选题创新机会和各高校或各教师之间的竞争机会,而且很可能会滋生学霸垄断和科研经费腐败。

第二个办法是保留高校教师自行申请经费的竞争揭榜机制,以指南形式收紧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的选题申报范围,严格控制批准的选题方向,并将符合国家重大需求但没有中标的申报过程工作量(预研成果、基础论文、项目申请书等)在岗位业绩考核中视为有效业绩,从而鼓励教师积极坚持开展国家指定的重点方向的研究(哪怕不中标项目),不以是否能中标资助作为行动指针。这个办法的好处是保留学术界的经费竞争机制,而且能够避免科研经费行政拨款制度对某些低水平高校产生歧视。

国家和企业为教师申请划拨的经费不能保证每个教师都能分到科研经费。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上述两个办法联合采用。落选科研项目申请的教师人数占据高校教师总人数的大多数。他们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珍珠而无人看管或遭到自由淘汰。他们在国家科研方向选题指南引导下做出的项目经费申请努力,应该在岗位业绩考核中被承认。有组织科研不应只以是否拿到科研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为标志。即使没有项目资助,只要劲往一处使了,发表的论著或产生的发明专利,甚至落选的项目申报书,都应被视为参与有组织科研的有效成就。当然,在考核机制中要防止有人故意大量产生低水平的落选申报书用来充数的情况。

对于落选项目教师,一方面需要鼓励他们继续积极申报项目,另一方面在院系层面需要用宽广的胸怀和精诚团结的精神协调吸纳他们积极参与到中标的或上级拨款的项目中做出贡献,并在收入分配公平性和岗位业绩考核制度上给予支持。让有组织科研在经济收入上和职称晋升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高校教师被某些收益丰厚的企业横向项目诱惑走。

有组织科研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有资助研究、无资助研究、项目人员管理、设备共享管理等。各行其是、选题方向混乱是妨碍有组织科研的根本原因。改革高校教师项目经费考核标准是将教师精力凝聚到有组织科研上来的根本性解决措施,能够让他们彻底解除将主要精力用于经费申请但却不能中标的担心。在高校中恢复实行“上级拨款项目制+命令式组织结构”,能够补充个人项目申请制,将庞大的高校教师队伍迅速改制成为类似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有组织科研力量。

需要英文润色英语润色,就找Wordvice。
资源博客 | 学术论文润色 | 学术论文翻译 | 期刊论文润色 | 毕业论文润色 | 论文摘要润色 | 服务费用 | FAQ |